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论政(2/2)

所以说,咱们的陛下并不介意兄弟争斗。”

赵袖皱眉道:

“可说到底,我们终究是他的儿子,天底下又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孩子手足相残?”

女子嘴角微微勾起道:

“当了皇帝,便不再是一位寻常父亲,挑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远比彰显他的慈爱更重要。

别的皇帝不好说,但咱们这位陛下,是踩着兄弟尸体上位的,对于兄弟之情,想必看得比外人更透彻。”

女子当着赵袖的面说这话,无疑有些刺耳了,甚至十分大逆不道。

饶是男子对她多有好感,此刻心中也不免生出不悦。

女子见好就收,语气放缓道:

“兴许陛下只是想让你们争,而非真正手足相残。

对于当年之事,若非形势所逼,也不会真的不顾兄弟情分。

今后我们做事,还是应该收敛一些,至少不能和以前那样,明着去杀一位皇子。”

赵袖若有所思点点头。

虽然红柳方才的话不中听,但他骨子里确实带着股父皇的狠辣。

加之从小在快剑山庄长大,耳濡目染养成一身草莽气。

就算再不愿承认,如果有人一再挡路,哪怕是兄弟,他也会毫不犹豫一剑刺过去。

“能平安抵达秋梁,是他们的造化,但愿他们见好就收,不要与我为敌。”

赵袖平静开口,英俊的脸上闪过一抹阴狠。

对面女子似乎没看到这一幕,平静低头抚起琴来。

……

李环一行人经过短暂休整,重新上路。

路上众人神色各异,各怀心思。

李环四人中,孙文兴与长孙透最是没心没肺。

二人一会儿吟诗作对,互攀文采,一会儿畅聊时政,哀叹百姓生活不易,读书人该何为。

早在芦州时,秀才便发觉对方学识不俗,后来因为各种事情一直没机会验证。

眼下细细交谈一番,发现长孙透虽在学识方面逊色于自己,但对时政的见解却颇为独到。

譬如二人论到的诏国盐铁举措。

孙文兴读书多,言语间不免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迂腐,觉得朝廷把控盐铁乃是舍本逐末,致使商人逐利,加重贪腐。

长孙透却更为贴近现实,盐铁暴利不假,朝廷却靠此养活着几十万军队,置办军器军备,佑护边境安宁。

秀才自幼读的是圣贤书,却也并非食古不化。

早年间尚有几分家产时,曾在私塾上过几年学。

当时的先生是个老秀才,读了一辈子书,像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到老也没能混个功名。

那位老先生的迂腐较孙文兴更有过之,觉得朝堂大兴盐铁就是误国误民。

蛮族鄙夷,当以圣贤文德教化,而非以暴制暴,劳民伤财。

当秀才提出那位老先生的说辞后,长孙透毫不掩饰面露鄙夷道:

“蛮夷要是肯听教化,就不是蛮夷了,他们向来尊武,以学文为耻。

缺吃少喝从不想着靠双手获取,而是直接劫掠。

我诏国若是没有三位武圣和几十万军伍坐镇,早就被异族铁蹄踏平了,哪里还有空让文人磨嘴皮子?

文人误国,此事确实不假。”

年轻人说到兴起,全然忘了自己这位三哥就是文人。

……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