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庭兰睡了一个白天,现在看上去还是一副睡眼惺忪没睡醒的样子。
“你去哪?”孔庭兰揉着眼睛。他可能是刚睡醒就出来了,身上穿着雪白的中衣,长发披散着,有点乱,显然还没梳过。
江潜光答:“买菜。”
“你自己去吗?”
江潜光点头,心说不然呢。
孔庭兰揉眼睛的手放下了,打量了江潜光一会儿,觉得放一个伤残人士一个人在外头跑实在不好,便道:“我和你一起去,帮你推下轮椅。”
江潜光受宠若惊:“太麻烦了吧。”
孔庭兰道:“没关系,反正我也闲着。”
他说完转身回了房里,再出来时换好了一身现代人的装束。
江潜光好奇:“你衣服是真的吗?”
孔庭兰点了点头。
江潜光惊讶:“买的?”
孔庭兰有点无语,但还是点了点头。
江潜光道:“我以为妖都是自己变衣服的。你不是没有能够流通的钱吗?”
孔庭兰解释道:“是老孔帮我买的,因为我平时还是会出门的,他说在外面穿得和别人一样比较好……老孔有正经工作,有工资的。”
江潜光被孔庭兰这一句“老孔有正经工作”搞得有点懵。
“老孔也是妖吗?”
孔庭兰摇头。
“……那是鬼?”
孔庭兰点头。
“他……什么工作?”
孔庭兰想了想,道:“以现代的话来说,老孔是个公务员吧。”
江潜光:“……”
孔庭兰道:“白天老孔不是都不在吗?其他鬼是在休息,老孔是上班去了。”
江潜光心情复杂。
鬼都当公务员了,而我还在失业中。
暮里长街是没有菜市场的,江潜光买菜去最近的菜市场也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特指走着去。
坐着轮椅毕竟不方便,江潜光等哪天换拄拐杖了就去混公交的爱心专座,现在只能麻烦孔庭兰推他过去了。
孔庭兰倒是不介意,一路和江潜光聊天。江潜光很有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常常感觉自己的聊天对象是个什么都不懂处在十万个为什么阶段的三岁小朋友。
孔三岁问:“‘网上’是谁,它怎么什么都说?”
江潜光忍着唇角的笑意,答道:“‘网上’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的全称是‘网络上’。网络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无形的工具,就像一张网一样,把人都网在了一起。‘网上说’是指‘网络上有人说’,被这张网网住的人的发言可以让其他被网住的人也看到。”
孔庭兰下意识地伸出手,似乎是想抓住这张看不见的网。
“我教你上网吧,”江潜光道,“你学会了就知道网络是什么了。”
孔庭兰一本正经地答应,仿佛要学习的是一门相当了不得的法术。
他问:“所以是那张网……网络上有人说那个抢劫犯死了,你看到了所以知道的?”
“嗯。”
“网络上
的人说的话你都可以知道吗?”
“要我主动去看才行。”
孔庭兰低头沉思,只觉这玩意儿实在太过神奇,让妖摸不着头脑。
平城人晚饭通常吃得较晚,所以江潜光到菜市场时虽然天已经全黑了,人还有不少,只是不至于辛辛苦苦和别人挤。
江潜光因为坐着轮椅俨然一位伤残人士,卖菜的大妈阿婆们都不好意思提价,江潜光没有费劲杀价就用很低的价格买到了一袋又一袋新鲜的菜,笑得眉眼弯弯,看上去愈显得乖巧。
到菜市场后一直沉默着的孔庭兰已然看透了真相。
要不是你长得不错,说话好听,看着乖巧,谁给你减价……
买来的菜都被塞到了轮椅下放东西的地方,江潜光仰着头看孔庭兰:“家里的炉灶可以用吗?”
孔庭兰点头。
江潜光道眼里充满了希冀:“冒烟吗?”
孔庭兰:“……你说呢?”
“……不冒?”
孔庭兰:“你家柴火烧着的时候不冒烟?”
这事陈律师早就说过了,但江潜光还想再挣扎一下:“你有办法让它不冒吗?”
孔庭兰一脸冷漠:“没有。”
江潜光叹了口气:“行吧,还是得买电磁炉。”
孔庭兰问:“电磁炉是什么?”
江潜光道:“你可以理解为是不会冒烟的炉灶。”
孔庭兰回想了好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家里好像有,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电磁炉。”
江潜光心中又燃起了一丝(省钱的)希望:“你形容一下呗,我看看是不是?”
孔庭兰于是继续努力回想:“那是老孔带回来的,说是现在柴火不好找,烟囱里放出来的烟可能还要被罚款,让我如果想吃东西就用那个东西烧……那个东西长得就像一块板,上面可以放锅,板上还有一些地方能按,会发亮和发出声音。”
江潜光问:“它通电吗?”
孔庭兰道:“那时候家里还没通电,老孔拿了两张雷符才能用。我也就用了一次,觉得有点麻烦就没再用过,反正我也不是一定要吃东西,老孔只是想给我解解馋。”
江潜光沉默。
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他面前。
一条是直接回古宅,但是老孔买的那个未必是电磁炉。
一条是去买电磁炉,但如果老孔已经买过了他会浪费一大笔钱。
江潜光道内心在挣扎。
难以抉择。
江潜光灵机一动。
他手机上搜出了电磁炉的图片给孔庭兰看:“是长这样的吗?”
孔庭兰态度严谨地回忆、对比。
他最终肯定道:“差不多,细节上有一点区别,但总体上是一样的。”
江潜光惊叹:“老孔是什么神仙!”</p>